法家的名言名句推荐(关于法家名言佳句)
1、智术之士明察,听用(一旦任职),则烛重人(当道权臣)之阴情。
2、是故去智而有明,去贤而有功,去勇而有强。(不用智慧可以明察,不显贤能可以成就大业,不逞勇武依然强大)
3、诱道争远,非先则后也,而先后心皆在于臣,上何以调于马?
4、去其智,绝其能,下不能意。
5、不吹毛而求小疵。
6、一以当十,所向无敌
7、有贤不肖而无爱恶。(君主应当明辨贤愚,但不应该因其贤愚而喜爱或厌恶。)
8、君人者释其刑徳而使臣用之,则君反制于臣矣。(君主听凭臣下私自施予刑罚与恩德,这样一来就会反为臣下所控制)
9、树橘柚者,食之则甘,嗅之则香;树枳棘者,成而刺人。故君子慎所树。
10、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11、自见之谓明。(能够认清自我的人才是明智的)
12、夫物者有所宜,才者有所施,各处其宜,故上下无为。
13、火形严,故人鲜灼;水形懦,人多溺。(火的形态看起来是严酷的,所以很少有人被灼伤;水的形态看起来是柔弱的,所以经常有人淹死)
14、人主好贤,则群臣饰行以邀君欲,则是群臣之情不效。(君主喜欢任用贤能之士,那么臣下就会自我粉饰迎合来君主)(说明∶还是让大家各司其职,别把希望寄托在个别的贤能之士身上,防止权利的偏移)
15、自胜谓之强。
16、爱臣太亲,必威其身;人臣太贵,必易主位。(过于宠信臣下,必然会危及君主自身;臣下权势过重,必然有篡位之心)
17、摇木者一一摄其叶,则劳而不遍;左右拊其本,而叶遍摇矣。(摇动树木的人如果一一拨动树上的叶子,即使劳累也不能全部让叶子动起来;而左右摇晃树干,那么所有的叶子都会摇动起来。)(说明∶应以法律作为主杆)
18、虚静无事,以暗见疵
19、虚则知实之情,静则知动者正。
20、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21、度量虽正,未必听也;义理虽全,未必用也。
22、时有满虚,事有利害,物有生死。(时机的盈虚是并存的,世事的利弊是兼有的,事务的生死是一体的)(说明∶君主不可因为这些不可避免的得失而怨怒)
23、废常上贤则乱,舍法任智则危。故曰∶上法而不上贤。(废弃常理而尊崇贤者就会导致国家混乱,舍弃法律而任用智者就会导致国家危亡。所以说∶要依法而行而不能听信贤能之士。)
24、夫有材而无势,虽贤不能治不肖。故立尺材于高山之上,则临千仞之溪,材非长也,位高也。
25、是故去智而有明,去贤而有功,去勇而有强。
26、故智术能法之士用,则贵重之臣必在绳(朝纲)之外矣!
27、太山不立好恶,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小助,故能成其富。
28、诱道争远,非先则后也,而先后心皆在于臣,上何以调于马?(在路上赛马,不是领先就是落后,而此时还总是关注对手的话,又怎么能得心应手地驾驭自己的马呢?)
29、物尽其用,人尽其才
30、群臣见素,则大君不蔽矣。
31、火形严,故人鲜灼;水形懦,人多溺。
32、人主好贤,则群臣饰行以邀君欲,则是群臣之情不效。
33、君人者释其刑徳而使臣用之,则君反制于臣矣。(君主听凭臣下私自施予刑罚与恩德,这样一来就会反为臣下所控制)
34、去其智,绝其能,下不能意。(君主隐藏智慧,不露才能,臣下就无法猜测他的意图)
35、誉异人与同行者,规异事于同计者。
36、佯爱人,不得复憎也;佯憎人,不得复爱也。(假装憎恶,就无法对其再加以憎恶;假装憎恶,就无法再对其施以恩惠)
37、大不可量,深不可测,同合刑名,检审法式,擅为者诛,国乃无贼。(治国之术大到不可估量,深到难以测量,考核臣下的言语与行为是否一致,检验他们的言行是否合乎法度,恣意妄为的立即诛杀,这样国中才不会出现祸患。)
38、佯爱人,不得复憎也;佯憎人,不得复爱也。
39、众人助之以力,近者结之以成,远者誉之以名,尊者载之以势。
40、凡人之大体,取舍同者则相是也,取舍异者则相非也。
41、私行胜,则少公功。
42、右手画圆,左手画方,不能两成。(右手画圆,左手画方,不可能两者都成功)
43、恃人不如自恃也。
44、贪盗不赴谿而掇金,赴谿而掇金则身不全。
45、故去喜去恶,虚心以为道舍。(因此就应将亲近好厌恶等情绪一并抛弃,才能成功地使用权谋之术)摘自:短美文
46、见而不见,闻而不闻,知而不知(看见就好像没看见,听到好像没听到,知道好像不知道)
47、恃人之以爱为我者危矣,恃吾不可不为者安矣。
48、爱臣太亲,必威其身;人臣太贵,必易主位。
49、圣人之道,去智去巧。智巧不去,难以为常。(圣人处世,是不需要智虑与机巧的。因为不抛弃智虑机巧,就很难维持长久。)
50、势不足以化则除之。
51、爱多者则法不立,威寡者则下侵上。(过于宠溺臣下,法令就难以确立。缺乏威严就会被臣下欺凌)
52、人主好贤,则群臣饰行以邀君欲,则是群臣之情不效。(君主喜欢任用贤能之士,那么臣下就会自我粉饰迎合来君主)(说明∶还是让大家各司其职,别把期望寄托在个别的贤能之士身上,防止权利的偏移)
53、见而不见,闻而不闻,知而不知。
54、道譬诸若水,溺者多饮之即死,渴者适饮之即生。譬之若剑戟,愚人以行忿则祸生,圣人以诛暴则褔成。(道就像水一样,落水者喝多了就会死,干渴的人喝得适量就会生存;又像兵器一样,愚笨之人用阿里泄愤会招致祸端,圣人用来诛伐暴徒机会为民造福。)
55、行贤而去自贤之心,焉往而不美?
56、宫有垩,器有涤,则洁矣。(宫室结果粉刷,器皿经过洗涤,就都会干净了。)
57、小忠乃大忠之贼
58、是故去智而有明,去贤而有功,去勇而有强。(不用智慧能够明察,不显贤能能够成就大业,不逞勇武依然强大)
59、和氏之璧,不饰以五采。
60、法者,天下之程式也,万事之仪表也。
61、千里之马时一,其利缓;驽马日售,其利急。
62、虚则知实之情,静则知动者正。(置身事外,才会看清真相;持续冷静,才能制定出行动原则)
63、末大必折,尾大不掉
64、以人言善我,必以人言罪我。
65、去甚去泰,身乃无害。
66、倒言反事以尝所疑。(故意正话反说或正事反做,来试探臣下)
67、去甚去泰,身乃无害。(行为不过度,才不会危及己身)
68、今有马于此,形容似骥也,然驱之不往,引起不前,虽臧获不托足其轸也。(现在有一匹马在这里,外表看上去像一匹良马,但是用鞭子赶它不走,用缰绳拉它不动,即使是卑贱的奴婢也不会将其当成骑乘的工具。)
69、上失扶寸,下得寻常。
70、以至智说至圣,未必至而见爱。
71、行贤而去自贤之心,焉往而不美?(做贤德的事情却不以贤德自居,还有什么事是办不好的)
72、不知而言,不智;知而不言,不忠。
73、去好去恶,臣乃见素;去旧去智,臣乃自备。(君主隐藏自我的好恶,才会得见臣下的本来面目;抛去旧有的成见,不显露自我的智慧,才会让臣下各守其职)
74、去好去恶,臣乃见素;去旧去智,臣乃自备。
75、君见恶,则群臣匿端;君见好,则群臣诬能。(如果是君主所厌恶的,那么群臣就会将其隐匿起来;如果是君主所喜好,那么群臣就会弄虚作假来迎合)
76、一手独拍,虽疾无声。(一只手击掌,即使再用力也不会有声音)
77、能法之士,必强毅而劲直,不劲直,不能矫奸。
78、太山不立好恶,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小助,故能成其富。(泰山不以自己的好恶来选择土石,所以成就了它自身的高大;江海不分大小来容纳河流,所以成就了它的广博)
79、目失镜,则无以正须眉;身失道,则无以知迷惑。(眼睛失去了镜子,就无法端正面目;人失去了大道,就无法解开自己的迷惑。)
80、知术之人为工匠也,不得施其技巧,故屋坏弓折;知治之人不得行其术,故国乱而主危。(懂得方法的人做工匠,却不能自由施展技巧,所以造出的房屋会倒塌,制出的弓会折断;懂得治理国家的人无法推行他的方法,所以国家就会混乱而危及君主)
81、人臣挟大利以从事,故其行危至死,其力尽而不望。
82、故舍己能而因法数,审赏罚。(所以弃用自己的才干而依据法令来才定赏罚)
83、君子去泰去甚。(君子行为处事要适可而止,不应过度)
84、虚静无事,以暗见疵。
85、小忠乃大忠之贼。
86、法莫如显,而术不欲见。
87、爱多者则法不立,威寡者则下侵上。
88、人主之患在于信人,信人则制于人。
89、能法之士劲直,听用,则烛重人之奸行。
90、使杀生之机,夺予之要在大臣,如是者侵。
91、以为不当名也,害甚于有大功,故罚。(因为事先说的目标太低,这种危害远远超出了他们的功绩,所以应该处罚。)
92、奸臣蕃息,主道衰亡。
93、利莫长于简,福莫久于安。(最大的利益莫过于简朴,最大的福泽莫过于安稳)
94、法不阿贵,绳不挠曲。(法律不能逢迎权贵,就像墨绳不能迁就弯曲一样。)
95、君人者释其刑徳而使臣用之,则君反制于臣矣。法家名言。
96、故势不便,非因此逞能也。(因此,当形势不便时,是不就应逞强的)
97、存亡在虚实,不在于众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