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账户的重要意义

时间:2022-07-23 04:30:26

经常账户可分为四个细目:商品贸易、服务、生产要素收入以及单方面转移。商品贸易(merchandise trade)代表有形商品的进出口,如石油、小麦、服装、汽车、计算机等。如表3-2所示,美国2015年的商品出口额为15103亿美元,而进口额为22729亿美元。因此,美国的贸易余额(tradebalance)出现赤字(或贸易赤字)。经常账户贸易余额表示商品出口的净额。众所周知,美国自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一直处于贸易赤字状态,而其主要贸易伙伴,如中国、日本和德国,则通常处于贸易盈余状态。美国与其主要贸易伙伴之间所持续存在的这种贸易不平衡一直是各国争论的话题。

服务(services)是经常账户下的第二个细目,包括法律服务、咨询服务、工程维护、专利和知识产权、保险、运输、旅行等方面的收入与支出。服务贸易有时也被称为“无形贸易”(invisible trade)。2015年,美国的服务贸易出口额为7509亿美元,而进口额为4887亿美元,实现的盈余为2622亿美元。显然美国在服务贸易方面要比商品贸易方面做得好。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之前不可贸易的许多服务产品开始进入贸易领域。例如,美国当地医院拍摄的X光片可以通过互联网很快传送到印度的IT外购中心。随后,在印度的医生就可以观察数字相片与资料,并将诊断资料传送回美国的医院并收取费用。这里,美国实际上从印度进口了医疗服务。生产要素收入(factor income)是经常账户下的第三个细目,主要包括利息、股利以及国外投资利得方面的收入与支出。例如,美国投资者持有国外债券所获得的利息记在国际收支的贷方;相反,美国借款人支付给外国债权人的利息则记在借方。2015年,美国居民向外国居民支付的生产要素收入为6005亿美元,从国外获得的收入7829亿美元,实现了1824亿美元的盈余。不过,考虑到美国近年来发生的巨额外债,美国支付给国外居民的利息与股利可能会急剧增长。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这可能会导致美国未来经常账户赤字的增加。经常账户的第四个细目是单方面转移(unilateral transfer),即无偿支付,如国外援助、赔款、官方和私人赠予及礼物等。与国际收支中的其他账户不同,单方面转移只是单方向的流动,不存在作为弥补的反方向流动。例如,在商品贸易中,商品流向一个方向而货款则流向相反的方向。为遵循复式记账法的原则,单方面转移可以看作是从接受者那里购买商誉的一种行为。因此,一国向另一国提供援助可以看作是从该国进口商誉。

经常账户余额,尤其是贸易余额,对汇率变化十分敏感。当一国货币对它主要贸易伙伴国的货币贬值时,该国的出口就会增加,进口则会减少,这样贸易余额就会得到改善。例如,墨西哥在1994年的各季度里持续发生的贸易赤字约为45亿美元。但在当年12月墨西哥比索贬值后,墨西哥的贸易余额迅速开始上升,并在1995年实现了大约70亿美元的盈余。

一国货币贬值对其贸易余额的影响可能比上面讨论的情形要复杂得多。事实上,在货币贬值之后,贸易余额首先可能会恶化一阵子,但最终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改善。如图3-2所示,这种贸易余额对货币贬值的特定反应模型被称为J曲线效应(J-curve effect)。J曲线表明:在货币贬值后,一国的贸易收支会发生先恶化、经常账户后改善的情形。1967年,英国的贸易余额在英镑贬值后出现了恶化,J曲线效应也因此受到广泛关注。塞巴斯蒂安·爱德华兹(Sebastian Edwards)在1989年详细考察了发展中国家在20世纪60~80年代所实施的货币贬值情况,发现其中大约有40%的情形出现了J曲线效应。

如果进口和出口对汇率变化富有弹性,那么贬值后,贸易收支会很快得到改善。反之,如果进口和出口缺乏弹性,那么贬值会引起贸易余额的恶化。在国内货币贬值并且引起进口价格提高后,国内居民仍可能继续购买进口商品,因为在短时间内他们很难改变消费习惯。由于进口商品价格提高,经常账户该国将会在进口商品上投入更多。即使国内居民愿意转向消费国内的便宜商品来替代进口商品,国内的商品生产者也需要有足够的时间才能提供这些进口替代品。即使国内商品因国内货币贬值而变得便宜,但国外居民对国内产品的需求也会出于相同的原因而缺乏弹性。不过,从长期来看,进口和出口都会随着汇率的变化而做出相应的反应,从而对贸易余额产生积极的影响。